close

WEDCV155VD5RRV515DV

 

內容簡介

「吵架、叛逆、不良行為及精神疾病會發生,
全是因為失去積極生活的勇氣。」

  日本阿德勒心理學權威野田俊作,用口語化的實踐講座,
  逐步教你「賦予勇氣」的訣竅。

  Q:為何好好相處這麼難?
  A:阿德勒認為「失去勇氣」是人類行為失當的根本原因。
  每個人都需要學會「賦予他人和自我勇氣」的能力,
  才能建構出團結且和諧的社會。

  用阿德勒心理學充分發揮自我主張與個性,
  不使自我或他人的勇氣受挫。

  良好的人際關係奠基於「橫向關係」,
  共同體之間要有相互賦予勇氣的能力。
  無論職場、團體、家庭,
  只要出現喪失勇氣的結構,
  裡頭的成員不但無法坦然接受自己,
  也會開始否定他人,
  陷入競爭性的關係。

  不論大人或小孩,
  想過健康而積極的生活,
  就必須要有「賦予他人和自我勇氣」的能力。

  要做到這一點,必須每天從稀鬆平常、理所當然的相處上練習。
  只要在日常生活中,擅用「我很開心」或「謝謝」等話語,
  在適合賦予勇氣的時機,傳達自身感受的「我的訊息」,
  就能建立良好互助的人際關係。

  野田俊作以具體的例子解說「賦予勇氣」的技巧,
  從自我、夫婦、親子間相處出發,著重日常生活的應用,
  整理出「賦予勇氣的方式」:
  ①留意貢獻
  ②重視過程
  ③指出成果
  ④接受失敗
  ⑤重視成長
  ⑥交由對方判斷
  ⑦肯定對方的表現
  ⑧表達自身意見代替為對方下評論
  ⑨任何意見,都強調是「我個人的主觀意識」

  除此之外,如何堅定地傳達自我要求,
  在拒絕對方的同時,
  又不致使對方感到受挫,也是賦予勇氣的關鍵。

  不僅大人需要勇氣,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也亟需賦予信心。
  野田俊作探討不同年齡層的孩子會發生的「喪失勇氣」之情況,
  從大人至小孩,提出「四個法則」:尊敬、責任、社會性、生活力的理念,
  建議所能採取的應對措施。

  練習「賦予勇氣」的過程中,請謹記以下原則:
  不論對他人或自己,
  都不要過度在意自我能力的優劣和他人之間的勝負,
  即便自身行為造成不理想的結果,也不要難過自責。
  因為接納自我,是賦予自我勇氣的首要要素,
  先賦予自我勇氣,才有能力賦予他人勇氣。 

本書特色

  ◎「日本知名精神科醫師」名越康文特別撰文,分享與恩師野田俊作深刻的晤談經驗。
  ◎日本亞馬遜讀者5星至高好評,1987年暢銷書經典重現。
  ◎日本阿德勒心理學學會第一屆會長執筆,以通俗的語言讓理論更具實踐性!

名人推薦

  ◎大人學、專案管理生活思維 創辦人  姚詩豪、張國洋
  ◎快樂大學創辦人 熊仁謙

讀者好評

  ◎想高明地傳達自我主張又不破壞關係,可以看這本!

  ◎將阿德勒心理學實踐的方法具體描述,一步步跟著做,感覺真的能改善人際關係!

  ◎說到如何「賦予勇氣」的方式令人信服,舉出生活中的實例,對初學者來說很容易理解。

  ◎對我來說,第4卷作為日常的練習是最多的,有很多貼近生活的例子可以運用!

  ◎一般人可能會誤解「賦予勇氣」就是鼓勵,到底如何正確學習阿德勒心理學「賦予勇氣」的真義,這本書是很好的選擇。

  ◎其中「不適切的行為與解決法」一章我特別推薦,關於孩子喪失勇氣的狀況和解決方法都逐步陳述,我認為家庭和學校都要用「賦予勇氣」來幫助那些受挫的孩子。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野田俊作

    
  一九四八年生,大阪大學醫學系畢業,曾於芝加哥阿德勒研究所留學、擔任神戶家庭裁判所醫務室技官,之後於新大阪車站前開設心理諮商處(阿德勒協會)。為日本阿德勒心理學會認證指導者,也是日本阿德勒心理學會首任會長。著有《阿德勒談心理1:性格是可以改變的》、《阿德勒談心理2:團體治療與冥想》、《阿德勒談心理3:自卑感與人際關係》、《阿德勒談心理4:賦予勇氣的方法》(以上由楓書坊出版),以及《喚醒班級意識》(暫譯)等多部心理學相關書籍。

目錄

.前言

.第1章  賦予勇氣的方法 
.Q 1.何謂賦予勇氣 
.賦予勇氣的技巧 
.賦予自己勇氣  
.夫婦之間的賦予勇氣方法
.Q 2.賦予勇氣的訣竅──實際範例篇 
.Q&A  

.第2章 高明的自我主張 
.Q 3.主張性──影響對方的行動 
.何謂主張性的自我主張  
.高明的自我主張實例  
.Q&A  

.第3章 不適當的行為及其解決之道  
.Q 4.勇氣受挫的情況  
.不適當行為的五大目的  
.不適當行為一定有其對手  
.觀察對手情緒,就能明白孩子的目的  
.不適當行為的應對方式  
.Q&A  

.第4章 讓孩子的個性多元發展  
.Q 5. 各年齡層孩子的賦予勇氣方法 
.用適當的話語詢問孩子  
.避免爭奪主導權  
.孩子結交朋友後,育兒的責任就結束了  
.試著尊敬孩子  
.如何讓孩子打開心扉  
.Q 6.育兒與教育所必備的「四個法則」  
.〈第一個法則〉尊敬  
.〈第二個法則〉責任  
.〈第三個法則〉社會性  
.〈第四個法則〉生活力  
.幸運與快樂的差別  
.學習堅強  

.結語  
.推薦文:致恩師──野田俊作醫師(名越康文) 
.索引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3773047
  • 叢書系列:
  • 規格:平裝 / 191頁 / 25k正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本書分類:> >

內容連載

──人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會喪失勇氣?
 
良好的人際關係為橫向關係,換另一種方式來形容,就是同儕之間相互賦予勇氣的關係。提到賦予勇氣,很多人腦海中第一個浮現的就是「稱讚他人」,但並不是這樣的,稱讚的方式反而會讓他人喪失勇氣,而責備當然也是造成喪失勇氣的原因。
 
先來探討責備吧,責備必定會讓對方感到氣餒、喪失勇氣,因為受到他人的責備,就是代表他人在指責自身的缺點,難道被別人指責缺點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嗎?當然不是。如果被指責的缺點是事實,就令人感到更不開心了,若他人的指責並非事實,那還有緩頰的餘地。
 
因此,被他人責備並不是快樂的事,自己不開心,別人也不會高興,心理不開心,便失去生活的動力,簡單來說就是感到氣餒。大多數人即使不斷反省,反而變得意志消沈,成為無用之人,失去積極生活的勇氣,只能每天嚴厲地反省自我,過著悲慘的生活。
 
再者,責備會破壞人際關係,責備愈發嚴重,會使人產生隔閡,人與人的情感更顯疏離。
 
前陣子我造訪了某間阿德勒相關機構,看到該機構掛著在某間寺院索取的日曆,通常這類日曆上頭都會寫一些名言佳句,我看到日曆上寫著「父母親的耳提面命,不管經過幾年都受用」,我覺得實在太過愚蠢,於是把它重寫改成「父母親的耳提面命,不管經過幾年,依舊是謊言」。像我本身就是過來人,十分了解爸媽曾對我說過多少謊言。
 
我們總是裝作以完美無缺的姿態,對著孩子說教,但這種做法遲早會被他們看穿,現在的孩子遠比從前時代的小孩聰明,他們也會暗中觀察父母親的另一面,因此不能一味責備孩子,如此只會造成反效果,使親子關係惡化。
 
若想要幫助他人,給予適度協助,但如果與對方交惡,對方當然不會接受幫助,畢竟被他人視為敵人,要如何給予協助呢?
 
父母跟學校的老師往往都有同樣的誤解,他們認為要教育孩子,就必須要有具體作為,因此透過責備讓關係交惡,但這種做法是絕對行不通的,一開始得站在朋友般的對等立場才行,因為孩子們都十分聽信朋友的話,如果遇到討厭的人,即便對方的想法再正確,聽者的內心也不會接受,對方所說的大道理越正確,內心便越發抗拒;如果被對方當成討厭的人,我們便會失去賦予勇氣的力量,因此要賦予對方勇氣,就得先作為對方的同伴才行。
 

 

 

 

第一章公司人力資源管理的組織體系與運作方式   一、公司人力資源管理的組織體系圖   華為公司人力資源管理體系   二、人力資源管理委員會的職責、成員與運作   1、人力資源管理委員會(HRMC)的職責:   HRMC負責管理、監督公司級人力資源決策與活動,為業務發展提供支持;同時對人力資源領域的戰略問題向EMT提供建議,以支撐公司的增長和公司的戰略。   2、人力資源管理委員會的成員:   主任:人力資源總裁   成員:人力資源部主管、各大部門主管、華為大學主管、各大部門幹部部主管;根據具體議題需要,邀請有關業務部門代表參加。   秘書機構:人力資源部   3、人力資源管理委員會的運作:   會議頻度:每季度一次,可根據需要召開特別會議   三、人力資源管理部工作職責   1.根據公司總體業務發展戰略的需要,提出相應的人力資源戰略,組織制定全球人力資源政策,並實現對公司全球人力資源業務的管理。通過對人力資源體系與機制的完善與推行,為公司業務正常運作及發展提供人力資源支持,促進公司商業目標的達成。   2.根據公司政策導向,建立和完善公司人力資源管理機制,通過人力資源管理體系的高效和有效運作,促進公司業務順利開展。   3.根據公司業務發展戰略,組織制定中長期人力資源發展規劃及政策並實施,確保公司中長期業務發展得到人力資源的有效支持。   4.根據公司業務發展狀況,通過制定有效的績效管理和激勵政策並組織實施,提高公司整體競爭力,促進公司可持續發展。   5.建立、完善並推行有利於員工成長的職業發展機制,通過培訓、培養和任職資格管理,促進員工能力的提升和人崗匹配。   6.根據行業特徵、公司的戰略及公司員工總體特性,營造積極向上的工作氛圍,建設良好的企業文化,促進員工與公司關係的和諧和發展。   7.根據公司價值導向,制訂薪酬福利政策並實施,提出合理的薪酬結構和新酬標準,對員工進行及時、有效的激勵,持續吸引、保留優秀人才和關鍵員工。   8.基於公司全球化戰略,參考國際慣例,結合業務需求,建立並優化海外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制訂相應政策,以促進國際業務的拓展。   9.根據公司對人力資源體系的要求,建立公司人力資源組織架構、人員體系和幹部後備隊伍及運作機制,促進人力資源體系的成長滿足業務的需要。   四、人力資源管理部與幹部部(處)的工作介面 人力資源部是幹部部(處)的業務主管部門,公司人力資源政策和制度由人力資源部制訂後,各幹部部(處)負責制度的細化,在公司的統一框架內,把各項政策、制度轉化為與本部門業務特點緊密結合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和制度。   如:人力資源部制訂公司的《中基層員工績效考核辦法》後,各幹部部(處)在此辦法的範圍內,結合研發、市場、生產、技術支援、財經等不同業務的特點,將其細化為可操作性的各部門績效考核規範。各幹部部(處)細化後的政策、制度須報人力資源部審批和備案,在人力資源部的監控和指導下實施。   第二章管理者的人力資源管理職責   各級管理者是公司人、財、物、信息等各項資源的具體掌管者。在這些生產力要素中,人是最積極、最活躍、也最具有創造性的要素。財、物、信息等資源也只有通過人對其的合理使用與組合,才能使它們發揮更大的價值。各級管理者作為公司各項資源的掌管者,負有使這些資源為公司創造更大價值的直接使命。故各級管理者要使用好這些資源,首先要使用好人。正如公司在幹部管理中所強調的"各級管理者首先是一個人力資源管理者"。   ■人力資源管理不只是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的工作,而是全體管理者的職責。   ■各部門管理者有責任記錄、指導、支持、激勵與合理評價下屬人員的工作,負有幫助下屬人員成長的責任。   ■下屬人員才幹的發揮與對優秀人才的推薦,是決定管理者的晉升與人事待遇的重要因素。    第三章職位與任職資格   一、職位管理   1、什麼是職位   每個組織都有其目的,為了達到這一目的,組織採用了某種戰略,戰略決定了它的組織架構。組織架構確定了組織必須進行的所有工作。職位之所以存在,是因為它們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組織架構達到其目的。職位是組織架構的基本單位。所有職位的組合應該完成組織機構的目的。職位是連接員工與需要完成的工作的橋樑。   職位屬於組織;以結果為導向;職位是動態的。   2、職位分析   職位分析就是收集、分析、整理與職位相關的信息,對職位進行準確描述的過程。   (1)職位分析的原則   -分析而非羅列   職位分析將職位分解成若干組成要素,檢驗這些要素,再將這些要素按照容易理解的方式重新組合起來。沒有分析,職位描述就成了一堆毫無關聯的、瑣碎的工作的羅列。   -分析的是職位而不是任職者 職位分析不在意任職者的績效、風格、個性、職業經歷或其他有關人的因素,關注的是職位本身。涉及到職位的現有任職者,只是因為他/她最了解該職位。   -基於事實而不是判斷   職位分析的目的不在於評判職位,而是儘可能清晰地了解事實。職位分析者只提供事實證據,職位分析的結果——職位說明書可以為他人提供評判的依據。職位分析者的觀點,如關於職位需要的經驗和技能,可能是比較深刻而有意義的,但這已經超出了職位分析的範圍。   -描述的是職位現狀而非假設   職位分析者的責任是了解職位在某一特定時間的狀況。職位描述不應成為對以往職位職責或未來設想的描述。   (2)職位分析流程   職位分析是一個了解職位,並將其信息以便於他人理解的方式描述出來的過程。職位分析一般包括以下步驟:收集有關職位內容以及職位間關係的信息;分析、整理這些信息;將這些信息以簡明、系統的方式表示出來。主要採用職位說明書的格式。   (3)職位分析的內容   職位分析的內容包括:基礎信息、職位目的、工作匯報關係、職位範圍、應負責任與衡量指標、任職要求、工作依據。   3、職位類別   為便於各項人力資源工作的開展,根據職位的工作性質進行歸類。華為公司職位類別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次稱為族,第二層次稱為類,第三層次稱為子類。職類劃分會根據業務開展的需要,定期進行修訂。   管理族:對團隊目標的達成負直接責任。掌握一定的管理知識,管理一定範圍的預算和資源,運用計劃、組織、協調、監控等手段,帶領團隊達到組織目的的職位。   營銷族:直接面對客戶承擔銷售目標,或負責市場發展戰略及策劃、市場開拓等工作的職位。   技術族:直接面對產品(含服務),要求具備較多的專業技術知識,從事解決產品(含服務)在研究、開發、設計、測試及生產過程中具體問題的職位。   專業族:要求具備較多專業知識,從事解決相關業務領域具體問題,為直接創造價值崗位提供支持的職位。   操作族:依據明確的工作指南或操作規程,從事任務明確、結果確定且工作內容重複性高的職位。   4、職位評估   職位評估是通過對各職位進行比較或按預定的尺度加以衡量,以確定職位對組織的相對價值的過程。   HAYGROUP多年的實踐經驗表明,有三種基本的職位內容要素(知識技能、解決問題、應負責任)是所有職位共有的,可以通過它們進行可接受的職位大小的評估。HAYGROUP指引表方法把對這三種要素中每一種要素的判斷結合起來確定職位總體大小。 知識技能、解決問題能力和應負責任這三種要素每種都有其自己的指引表並進一步分為各種分要素。知識技能分為:專業技術知識、管理範圍、人際關係技能;解決問題能力分為:思考的環境、思考的挑戰;應負責任分為:行動的自由度、影響的範圍、影響的性質。   每種分要素均有一種連續性的尺度,分解成一階梯。階梯上的每一級均有說明,評估員通過判斷,選擇最符合被評估職位的相關說明來把各種職位定位於適當的級別。   二、任職資格基礎知識   1、什麼是任職資格   任職資格是指在特定的工作領域內,根據任職標準,對工作人員工作活動能力的證明。   任職資格體現個人屬性,一指在現實工作環境中完成任務的能力,二指能按企業標準來滿足業績要求的能力。任職資格體現了組織需要,也體現了任職者的職位勝任能力,是決定個人績效的內部關鍵所在。   任職資格是動態的,隨著企業和業界的發展而發展。   2、任職資格管理的目的   (1)通過資格制度規範人才的培養和選拔,推動做實的人不斷提高水平,引導有水平的人做實,按做實給予評價。   (2)通過資格認證,激勵員工不斷提高其職位勝任能力,促進組織績效和員工個人績效的持續改進,以職業化的員工隊伍參與國際競爭。   (3)樹立有效培訓和自我學習的標桿,以資格標準牽引員工不斷學習、不斷改進,保持公司的持續性發展。   3、任職資格管理的原則   (1)以職位管理為基礎。任職資格以支撐公司的業務為根本出發點,其管理、評價、提升均以職位需要為依據。   (2)以任職能力為核心。任職資格管理的核心是員工任職能力的提升。   (3)關注績效優秀的員工。任職資格為績效優秀的員工提供更多的發展機會。   4、任職資格與職業發展通道   任職資格與職位相結合,為員工提供了任職通道。公司任職通道為雙向晉升通道,如圖所示。   5、任職資格類別與等級   任職資格類別與職位類別保持一致,但不包括操作族。   任職資格等級的設置根據職位的需要確定。目前技術族、營銷族任職資格分為6級:1級~6級;專業族任職資格分為5級:1級~5級;管理族任職資格分為3級:3級~5級。   為了更加準確地表示參加認證的人員達標程度,在任職資格認證結果中,每級分為四等:職業等、普通等、基礎等、預備等。   三、任職資格標準   1、任職資格標準框架   任職資格標準結構包括基本條件、核心標準、參考項。  基本條件:達到任職資格標準的基本條件,包括現從事職位、專業經驗、績效。   核心標準:任職資格的核心要求,包括必備知識、行為、技能、勝任力。   參考項:包括品德、個性特徵。   2、任職資格標準開發   任職資格標準開發一般要經過以下步驟:標準開發需求分析、標準撰寫與評審、試認證與定稿、簽發與發布。   所有任職資格標準由人力資源管理部統一簽發和發布。   3、任職資格標準修訂   任職資格標準應定期進行審視與修訂。   四、任職資格認證   任職資格管理不只是認證,應包括以下幾個步驟:熟悉工作內容、主管輔導和培訓、工作經驗積累、資格認證/覆核、獲得資格、持續改進。   資格認證要經過個人申請或主管推薦、基本條件審核、測試評議、評審、結果反饋等環節。資格認證工作由部門幹部部(處)或相關部門統一組織實施。認證依據任職資格標準要求進行,採取分類分層方式進行。一、二級認證可委託主管直接評議,三級以上須由資格認證小組集體評議,評委應具有更高資格或相當於更高資格。   任職資格評審內容:認證、覆核過程是否規範,認證覆核認證結果是否合理、公正,不同部門、不同類別任職資格關於標準的把握是否一致;任職資格結果是否與認證計劃一致。   結果反饋:評價意見(優點與改進點)由考評人員現場向員工反饋;資格等級則要經過評審、報公司批準後,才能向員工反饋。   經公司批準後,員工即獲得任職資格,有效期兩年。員工可以通過網上平臺查詢(查詢網址:w3.huawei.com)。    五、任職資格應用   1、提升員工任職能力   任職資格標準可以為培訓提供需求,牽引員工學習;認證覆核過程中提出的改進點,用於指導員工制訂改進計劃、有針對地參加培訓及相關鍛鍊;用於幫助主管合理地分配工作任務、有針對性地對員工進行輔導;為培訓機構有針對地組織培訓提供參考。   2、在職位管理中   (1)人員選拔與調配:出現職位空缺或根據組織需要進行崗位調配時,優先從已獲得職位要求的任職資格的員工中選拔、聘用;對外招聘時,可以參照相關職位的任職資格標準確定聘用標準。   (2)任命管理:任命前,需對擬任命職位的擬任職者進行任職資格審核,任職資格審核未通過者不得上報審批。   (3)員工職級管理:任職資格達標作為員工職級調整的必要條件,原則上未獲得相應任職資格等級的員工,職級不得上調。  3、在人力資源規劃中:員工任職資格分布,是制訂人力資源規劃重要依據。   4、在年終評議中:任職資格結果作為年終評議的重要參考依據。   5、在其他方面:如會議參與權、決策權或決策參與權、資源調配權、審批權等。    第四章人員選拔與流動渠道   一、招聘   所有招聘崗位需經過招聘調配部的覆核及人力資源部總裁的審批。用人部門需加強人員招聘的計劃性和前瞻性,招聘崗位必須包含在部門的用人計劃中。對於計劃外的崗位,部門必須單獨進行申請,申請內容包括人員招聘的原因、該職位的職位說明書。   招聘調配部根據年度用人計劃和各部門用人標準(職位說明書)審查招聘崗位信息,若不符合計劃和標準,人力資源部將退回各部門幹部部。審核用人需求的依據:1、年度用人計劃;2、各部門用人標準(職位說明書)。   各部門幹部部按照《崗位需求申請表》的要求,向招聘調配部提供招聘崗位信息,並保證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和規範性,   招聘調配部對部門提出的崗位需求進行覆核,並與幹部部共同策劃招聘活動實施方案,聯繫廣告部實施廣告投放。   幹部部負責向招聘調配部提出招聘崗位需求,協同招聘調配部完成招聘活動實施方案的策劃。   公司緊缺的高級人才、特殊專業人才在其他招聘渠道難以滿足崗位補充需求(到位時間、任職要求)的情況下可以選用獵頭公司來招聘。   各幹部部可提供獵頭公司的信息,人力資源部招聘調配部作為唯一與獵頭公司聯繫評估的部門,統一由招聘調配部和獵頭公司聯繫。在人力資源部總裁審批通過後的二個工作日內,招聘調配部需將招聘信息提供給獵頭公司。   二、內部調配   1、定義:內部調配是因為各種原因而發生的員工所在崗位的變動(包括部門、職類、職位的變動)。   2、目的:為有效地管理公司內部人力資源配置,充分挖掘內部人力資源潛力,促進內部人才的科學、合理、規範地流動。   3、形式:   1)組織調配(包括公司任命、組織結構調整)   2)轉崗:特指在崗位變動過程中,部門不變,職類發生變動的調配行為。部門發生變動時納入組織調配統一進行管理。   3)特殊調配(包括臨時性的跨部門的崗位變動、富餘人員調配)   4、內部調配原則   1)以業務為導向的組織調配原則   人才的流動必須符合公司的業務發展需求,且員工的內部流動需實現組織和個人價值的雙重增值,原則上內部調配工作由人力資源部、幹部部、各業務部門根據業務規劃和人力規劃進行有組織性的調配。  2)符合崗位需求原則   崗位發生長期變動時(原則上三個月以上),調入崗位須有經過評審的用人計劃,以使人力資源得到合理的配置和使用,保障組織效益和人均效益的提高。同時擬調配的員工任職條件須達到擬調入崗位的任職資格要求,勞動態度或品質不好的員工不得流入內部勞動力市場,調出部門須對輸出員工的質量負責。   5、轉崗的管理   員工的轉崗應該遵循每一次流動都是以前工作經驗的再利用、再發展的規律,實現員工與公司的共同增值,將無效流動帶來的損耗降至最低。原則上,除公司鼓勵的職類間的流動外,應儘量避免在無關聯性職類間進行內部調配。   1)受控職類變化   職類族之間的變化(如,技術族變為營銷族)   專業族中二級職類的變化(如,財經類變為人力資源類)   2)非受控職類變化:除以上提到的受控職類變化以外的其它職類變化。   受控職類變化的調動需經過人力資源部審核,其他職類的變化由各幹部部制定管理實施細則。   三、崗位適應性培訓   1、定義:   崗位適應性培訓是指公司對崗位適應性差的員工,以及因為工作作風后進而導致本部門員工士氣低下的中基層幹部進行的教育和培訓活動。   2、目的:   增強員工的責任心和危機感,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進取心,幫助員工正確認識自我和調整心態,及時發現公司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將崗位適應性培訓工作逐步規範化和制度化,加強對崗位適應性培訓工作的管理和監督。   3、培訓對象的確定程序:   各部門每月5日前將當月需接受崗位適應性培訓的員工申報至本部門幹部部(處)。申報前直接主管和上一級主管應分別與準備接受崗位適應性培訓的員工進行溝通交流,直接主管和上一級主管意見一致後,雙方須在審批表上分別簽字,同意某員工接受崗位適應性培訓,並且須在審批表上註明該員工表現的具體事例。   各部門幹部部(處)接到員工崗位適應性培訓審批表後,負責調查核實該員工脫崗參加培訓的真實原因。   各部門幹部部(處)經核實脫崗真實原因後,將審批表報送一級部門主管審批簽字,同意後於每月15日前報送人力資源部總監審批。   培訓是公司人力資本增值的重要手段,對員工最佳的培訓方式就是在工作實踐中不斷指導,使其不斷進步。企業培訓的最大特點就是與工作相結合,學以致用。   一、公司員工培訓體系簡圖   二、新員工培訓   1、企業文化培訓   (1)培訓對象:所有由華為技術及子公司招聘的新員工 (2)培訓目的:通過對新員工進行文化培訓、工作基本常識培訓、企業制度培訓,使新員工了解和認可公司所倡導的文化導向、價值觀,掌握必備的基本工作技能。新員工參加完培訓之後,需通過心得總結、行為規範、知識考試三方面的考核,合格之後才有資格進入業務部門。   (3)培訓時長:2周   (4)培訓內容:   文化培訓:《服從組織規則》、《團結奮鬥與集體合作》、《責任心與敬業精神》、《誠實守信》、《自我批判與不斷進步》、《以客戶為中心》,這一部分培訓還結合課外活動、遊戲與晚上錄像學習,逐漸使公司文化深入新員工內心。   基本工作常識培訓:《企業禮儀》、《公司產品與電信網絡知識》《成本意識與費用報銷》、《IPD基本常識》、《辦公軟體常識》、《時間管理》、《質量管理基礎知識》、《EHS》、《有效溝通》、《積極心態》   企業制度培訓:《人力資源管理制度》、《信息安全與保密意識》、《智慧財產權與專利》   (5)責任部門:華為大學   2、一營培訓   (1)培訓對象:主要針對全球技術服務部安裝維護新員工、市場部從事營銷工作的應屆畢業生和研發應屆畢業生。   (2)培訓目的:經過崗前理論培訓和辦事處實習,掌握工程與維護技能,熟悉通信網絡狀況,熟悉服務流程和規範、掌握與用戶交往的技能,具備成為未來技術支援專家、國內國際營銷專家和優秀產品研發人員的基礎。   (3)培訓時長:3個月   (4)培訓內容:固網產品技術培訓、光網絡產品技術培訓、無線產品技術培訓、業務與軟體產品技術培訓、服務規範培訓、工程安裝實習、設備維護實習   (5)責任部門:全球技術服務部   3、二營培訓   (1)培訓對象:所有一營培訓合格的營銷人員及社招營銷人員   (2)培訓目的:培養適應市場需要、具有基本營銷知識和必備專業技能的市場營銷一線人員。   (3)培訓時長:1.5個月   (4)培訓內容:營銷基礎理論培訓、展廳宣講及客戶接待培訓、訂單實習培訓、投標實習培訓。   (5)責任部門:國內營銷培訓二營   4、三營培訓   (1)培訓對象:所有的研發新員工   (2)培訓目的:通過對研發新員工行為規範、信息安全、軟硬體開發流程三個環節的嚴格培訓與鍛鍊,減少、消除研發人員做人和做事的幼稚,熟悉研發流程和規範,培養合格的研發工程師。   (3)培訓時長:3天   (4)培訓內容:研發人員行為規範、信息安全、軟體開發流程、硬體開發流程、研發IT技能、配置管理技能和PDM技能、研發業務培訓。 (5)責任部門:產品與解決方案培訓部   三、在職員工培訓   在職員工培訓分為部門內部學習與指導和公司統一培訓。   1、部門內部學習與指導:   a)導師制:導師制是培養新員工特別有效的方式,通過一帶一,能直接快速地幫助新員工成長。   b)部門內的業務研討:是一種非正式的培訓方式,可根據需要隨時進行一些專題交流研討。   c)部門專有技能培訓:是部門內部的正式培訓,請部門內的專家、或是其他部門的相關人員對本部門內的成員進行專有技能的集中培訓。   2、公司統一培訓:   為了保障員工的培訓質量,公司專門成立了華為大學,其中員工培訓是華為大學最主要的業務。隨著公司組織變革發展及國際化水平不斷提高,公司對每個員工職業化、規範化的要求越來越高。為了滿足公司內不同層次的培訓需求,華為大學開設了一系列的管理、通用技能方面的培訓,這些課程與公司各部門業務培訓課程、專業和技術培訓課程形成了有效的互補,基本搭建了為公司各部門員工提供公共課程培訓的平臺。華為大學還開設了網上的培訓課程,供員工自學。   可以通過如下途徑了解為在職員工提供的培訓課程:   諮詢華為大學;   諮詢本部門的培訓接口人;   諮詢本部門的培訓部;   上公司的http://Learningweb網站查詢。    第六章績效管理   一、管理者在績效管理中的職責   管理者要通過管理下屬來達成所管轄組織的績效。通過關注員工的發展,幫助他們提高自身能力,建設高績效的團隊,來最終達成組織的績效目標。   所謂「績效管理」是管理者與員工就績效目標及如何達到績效目標達成共識,協助員工成功地達到績效目標的管理方法。績效管理應該是管理者日常管理工作的一部分。   作為管理者,在績效管理中要做哪些事情?   (1)幫助員工深入理解他們所承擔的職位職責,了解哪些工作任務更為重要,並明確你期望他們達到的目標結果;   (2)持續地與員工進行雙向溝通,收集並觀察員工的關鍵行為和結果,幫助員工了解自身的優點與不足,輔導員工提高能力並和他們共同探討如何才能改進個人績效;   (3)區分績效優秀和績效一般的員工。充分認可高績效員工並給予相應較好的回報;激勵績效中等偏上和績效正常的員工,使他們快速成長;識別需要改進的員工,讓他們了解到自己的績效所處的位置,並輔導和督促他們不斷改進; (4)聚焦在持續的績效改進上,在部門/團隊中營造高績效的文化氛圍。   二、華為公司對績效管理的要求   績效考核是立足於員工現實工作的考核,強調員工的工作表現與工作要求相一致,而不只是基於其在本部門的工作時間進行評價。   績效考核必須自然地融入部門日常管理工作中,才有其存在價值。雙向溝通的制度化、規範化,是考核融入日常管理的基礎。   幫助下屬提升能力,與完成管理任務同樣都是管理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管理者要以日常管理中的觀察、記錄為基礎,注意定量與定性相結合,強調以數據和事實說話,強調員工的工作表現與工作要求相一致。   對於跨部門的員工,工作分為本部門工作和跨部門團隊的工作,沒有派出的概念。考核期初功能部門應界定績效評價者,考核前,須充分徵求績效評價者(如,PDT經理、項目經理)的意見與評價,並依此作為考核依據;作為績效評價者也應及時提供客觀的反饋。   三、PBC績效管理循環   我們運用PBC來進行績效管理,是一個循環往復、不斷改進的過程。這個過程分成四個步驟(如圖示):績效目標、績效輔導、績效評價、績效反饋。   (一)、PBC是PersonalBusinessCommitment的英文縮寫,中文解釋為個人績效承諾。PBC是華為公司績效管理的重要工具,是績效管理的載體,PBC的使用貫穿整個績效管理過程的始終。   在PBC績效目標階段,管理者與員工應就績效考核目標達成共識,共同制定「個人績效承諾」,制訂的個人績效承諾應符合SMART原則。   PBC模板:   結果目標承諾(Win)   目標承諾權重衡量標準分數   執行措施承諾(Execute)   目標承諾權重衡量標準分數   團隊合作承諾(Team)   目標承諾權重衡量標準分數   設定PBC目標的來源:   1、來源於「部門目標或公司戰略目標」,體現出對部門績效的支撐。   2、來源於職位應負責任。   3、來源於業務流程最終目標,體現出該職位對流程終點的支持。   4、來源於跨部門團隊,體現出該職位對跨部門團隊目標的支持。   (二)、PBC績效輔導   PBC績效輔導階段是管理者輔導員工共同達成目標/計劃的過程,也是管理者收集及記錄員工行為/結果的關鍵事件或數據的過程。管理者應注重在部門內建立健全「雙向溝通」制度(包括周/月例會制度、周/月總結制度、匯報/述職制度、關鍵事件記錄、周工作記錄製度等),實施績效跟蹤、根據實際工作情況對目標進行必要的調整、輔導員工、共同解決問題。 (三)、PBC績效評價   在PBC績效評價階段,管理者綜合記錄和收集到的考核信息,對照員工的PBC個人績效承諾,依據公司的「績效等級標準定義」和比例要求,給出考核結果並做出客觀的評價。   績效等級標準定義   定義摘要   傑出實際績效經常顯著超出預期計劃/目標或崗位職責/分工要求,在計劃/目標或崗位職責/分工要求所涉及的各個方面都取得特別出色的成績。   良好實際績效達到或部分超過預期計劃/目標或崗位職責/分工要求,在計劃/目標或崗位職責/分工要求所涉及的主要方面取得特別出色的成績。   正常實際績效基本達到預期計劃/目標或崗位職責/分工要求,無明顯的失誤。   需改進實際績效未達到預期計劃/目標或崗位職責/分工要求,在很多方面或主要方面存在著明顯的不足或失誤。   對於主要精力投入到跨部門項目工作中的人員,功能部門在進行季/年度考核時,原則上採用項目組的評價結果;若有不同意見,須與項目組充分溝通,達成一致。   在華為公司,管理者、績效評價者和員工共同承擔考核責任。   原則上,   1、員工所在部門的直接主管為考核責任者,綜合各績效評價者提供的意見和依據,對照被考核者的個人績效承諾,做出客觀的評價。考核責任者對員工考核結果的公正、合理性負責。   2、項目組是員工的績效評價者,根據員工個人績效承諾的達成情況,做出客觀的評價並提供客觀事實依據。績效評價者對績效評價的公正、公平性和事實依據的真實性負責。   3、直接主管的上級主管為考核覆核者,對考核結果負有監督、指導的責任。考核覆核者不得擅自更改員工的考核結果。若對考核責任者的評價有疑義,應同考核責任者溝通協調解決。   (四)績效反饋   評價結果經考核覆核者同意後,經過充分準備,直接主管作為考核責任者必須就考核結果向員工進行正式的面對面的反饋溝通,內容包括肯定成績、指出不足及改進措施,共同確定下一階段的個人績效目標。對於考核結果為「需改進」(D)者,還需特別制定限期改進計劃。   四、中基層員工季度考核操作程序   第七章人員激勵渠道   企業中人員的激勵方法有很多,人力資源管理中的很多方法的目標都是為激勵員工更有效地工作,使員工的價值最大化,從而達成企業增值目標。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績效管理與任職資格管理均是企業對員工激勵的方法,我們前面已做專門講解。在此,公司有文件可依據的員工激勵方法主要是榮譽獎辦法. 我們將通過問答的方式把有關問題解釋給大家,看我們的問題是否就是您的問題,我們的解釋是否解開了您的疑問:   問:我們公司的榮譽獎有哪些?   答:包括個人榮譽獎、個人金牌獎、集體榮譽獎、集體金牌獎   問:個人獎如何進行獎勵?   答:一般情況下,個人獎不採用發放獎金的獎勵形式。主要採取頒發證書及具有紀念意義的獎品的方式給予獎勵。對於員工在日常工作中的好人好事,採用發放榮譽獎券的方式進行獎勵。具體參見《榮譽獎券管理辦法》。金牌獎評選一年一次,每年四季度初各部開始啟動宣傳及評選工作。金牌獎頒放榮譽證書及金質獎牌一枚,分為一、二、三等獎。金牌獎勵屬公司個人獎勵中最高級別的獎勵。   問:集體獎是如何進行獎勵的?   答:集體獎發放集體獎證書及獎金,獎金分為一、二、三等獎,一等獎獎金為1000元人民幣;二等獎獎金為800元人民幣;三等獎獎金為500元人民幣。   金牌團隊評選一年一次,每年四季度初各部開始啟動宣傳及評選工作。金牌團隊屬集體獎勵中最高級別榮譽獎勵,頒發證書、獎品及獎金:具體為金牌團隊獎盃(錦旗)一個;團隊成員每人一份獎勵證書,具有紀念意義的金箔畫一幅;每個金牌團隊獎勵獎金2000元人民幣。   問:可不可以為對本部門工作有貢獻的其他部門員工評榮譽獎?   答:鼓勵跨部門申報榮譽獎。申報流程採取以下形式,由員工(團隊)參與協作部門為其申報榮譽獎勵,審批通過後,協作部門需將該員工(團隊)獲獎信息周知其所在一級部門榮譽責任人。由協作部門為獲獎員工頒發獎品及證書。   問:榮譽獎審批的過程如何?   答:各部在本年度內設立的獎項,經部門討論確定,榮譽部審核通過後,以部門文件形式發放。   各部門可根據各自的實際情況制定具體的榮譽獎實施方案,各業務部門即可據此實施評定。    第八章人員處罰渠道   一、違紀行為與紀律處分   在我們的管理歷程中,可能會碰到有人違紀、有人離職,在面對這些情況時,我們將如何處理?   1、華為公司員工如果違紀了,有沒有相應的處分參考文件?   有華為司發〔1999〕243號文件"華為公司紀律處分管理試行規定"。   2、什麼是違紀行為?   凡是違犯了公司及部門制定的有效的規章制度或管理規定的行為,都叫違紀行為。   3、華為公司的紀律處分有幾種?   華為公司的紀律處分有八種:通報批評、警告、嚴重警告、罰款、降薪、降級、下崗、辭退。 4、華為公司的紀律處分分為幾個級別?   華為公司紀律處分按違紀程度相應地分為四個級別:   三級處分:是最輕的一種紀律處分,包含通報批評、警告和300元以下(含300元)罰款;   二級處分:包括300元以上罰款、嚴重警告;   一級處分:較重的一種處分,包含降薪、降級、下崗三種處分;   特別處分:專指辭退;   在對違紀員工依違紀情節輕重給予某個級別的紀律處分時,可視具體情況同時給予較輕微的處分,如受降薪處分的(一級處分),同時受到警告處分(三級處分)。   二、管理者在紀律處分操作中的職責   5、部門主管可以直接審批對員工的紀律處分嗎?   不可以。各級紀律處分(除辭退外)的審批權限如下:   二、三級處分的審批權限屬於一級部門幹部部(處)。   一級處分的審批權限屬於一級部門首長辦公會議。   6、部門主管在紀律處分操作中可以做些什麼?   過失人的違紀行為由過失人的主管提出或其他人員以投訴方式提出。由主管提出的,主管要填寫《員工違紀處分建議及評審報告單》(以下簡稱《報告單》);由投訴人提出的,幹部部或幹部處要依據投訴書填寫《報告單》。   幹部部(或幹部處)在接到《報告單》後,進行必要的調查,了解所反映情況的真實性及真實程度,如果確認違紀行為不能成立,則與提出建議的主管或投訴人員進行溝通,流程結束。如果確認過失人的違紀行為成立,視違紀情節的輕重提出處理意見。   對於違紀的定級及審批,就交給幹部部(處)處理吧。   處分生效後,幹部部(處)及時通知過失人的主管,過失人的主管及時將處分情況通知過失人。   被處分人對紀律處分不服的,可向榮譽部提出申訴。榮譽部接到申訴後,應立即進行調查了解,如果確認處分是公正合理的,流程結束;如果確認處分不當,則與相關部門協商解決。   7、紀律處分的操作有沒有時間限制?   1)、紀律處分從提出到生效或被否決不超過十個工作日。   2)、有關人員將紀律處分通知過失人,過失人對處分不服的,可在自接到處分通知的兩天內向人力資源部榮譽部提出申訴。申訴的處理應不超過三個工作日。    第九章考勤與人事管理   一、考勤管理   1、考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有較多部門主管會認為考勤管理工作是一個簡單的事務性工作,由部門考勤員處理就行了,自己不太關注。實際不然,考勤工作在部門的管理中有一定的重要性,應該引起部門主管的關注和重視。因為:嚴格與規範的考勤管理可以增強員工的組織紀律性,有利於部門的管理工作開展和營建良好的工作環境;考勤工作是一項重要的人力資源基礎管理工作,考勤數據的準確性為薪酬計算與發放、年休假計算等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據,同時也作為員工勞動態度考評的依據;考勤工作與員工利益緊密相關,會引起員工的高度關注,處理不好,會影響員工的情緒和滿意度,需要認真對待。   2、管理者考勤單據審批規範   考勤系統操作權限分散管理後,各級管理者成為考勤單據審批程序的最終監控點。經相應級別主管審批通過的考勤單據將直接作為系統考勤數據的原始依據。為督促管理者公正嚴明地執行公司考勤管理制度,及時有效地行使審批權限,特作如下規定:管理者在行使審批權限時必須以《華為公司考勤管理制度》為指導,公正嚴明地執行考勤管理制度。如因管理者審批單據不嚴格而使員工的考勤記錄失真,將視情節輕重給予責任人三級或二級紀律處分。管理者應在既定的權限範圍內行使審批權。如發現管理者越權審批的現象,將視情節輕重給予責任人三級或二級紀律處分。原則上,有效考勤單據(書面或電子件)到達後,管理者應在2個有效工作日內反饋處理意見(同意或駁回)。如因出差、培訓等原因而無法審批單據,則應提前授權相關人員代為審批。因管理者審批延滯而導致員工個人的考勤記錄異常及經濟損失,將調整員工的異常考勤記錄,並在下一發薪月補發員工個人的誤扣款,同時對責任人作等額扣款處理,並給予三級紀律處分。同一責任人紀律處分每發生3次,記一級紀律處分1次。   3、請假審批權限   普通員工休假七天以內的(含七天),由公司二級部門主管審批;十五天以內由公司一級部門主管審批;十五天(含十五天)以上三個月以內由公司主管副總裁審批。一級部門主管以上人員請假,無論天數多少,都須經公司主管副總裁或總裁批準。   如因主管外出,無法在規定期限內審批簽字,可由主管書面授權人簽字,或在得到主管本人電話許可後,交由各大部門考勤員代為處理,事後補齊書面審批簽字件並備案。   主管需要認真學習公司的考勤管理規定,相關文件在「人力資源文件夾」(資料庫XZ-HH)、華為人字【1999】15號《考勤操作行為規範》和華為人字[2001]04號《華為公司考勤管理制度。   二、勞動合同糾紛   《勞動法》中規定企業必須和員工簽訂勞動合同,勞動合同中明確規定了企業和員工雙方的權利和義務,雙方都必須嚴格遵守。   因為勞動合同牽涉到雙方的權利和義務,是一項嚴謹的工作,且具有法律效力,所以一旦發生與員工的勞動合同糾紛,將會有較大的影響。故各部門主管在處理本部門員工的關於勞動合同的問詢和糾紛時一定要慎重,務必做到:不亂解釋、不亂承諾、不亂處理,而要嚴格按照公司的程序來處理。   人力資源部人事服務部是公司勞動合同的管理部門和合同糾紛的處理部門,如部門員工有關於勞動合同的問詢,請員工向所在幹部部或人事服務部諮詢,主管最好不要隨便解釋;當部門員工因開除、辭退、勸退、辭職等原因發生合同的糾紛時,需報幹部部來處理。幹部部會派相關人員了解情況並與該員工溝通。如員工仍不能滿意,最後需報人事服務部,由人事服務部會同幹部部共同處理。   三、突發事件處理和其他人事求助渠道   1、突發事件的定義:   突發事件主要是圍繞著人的事件,包括員工人身突發重大的病、傷、亡或是重大的刑事法律事件,家庭惡性糾紛等。它具有突然性、特殊性及重大性。   2、突發事件的處理辦法:   a、通知公司應急分隊處理,同時知會幹部部;   b、通知公司榮譽部處理,同時知會幹部部;   c、切忌不及時處理、捂蓋子。   3、其他人事求助渠道   公司已經搭建了比較完善的人力資源管理平臺和人事求助平臺,相關信息、接口人等都能查詢到,可以使員工或部門大部分與人事有關的疑惑和困難得到解決,是主管管理工作的好幫手。如:   1、《人力資源文件夾》資料庫XZ-HH   2、《人事辦理指南》華為電子公告欄   3、《人力資源部投訴受理之窗》華為電子公告欄   4、公司應急分隊   第十章管理者在信息安全管理中的職責   1、作為管理者,您在信息安全中的責任是什麼?   A.各部門的一把手是本部門信息安全的第一責任人;   B.負責信息安全管理規定在本部門的推行和落實;   C.對本部門人員的違規事件承擔領導責任和連帶處罰。   2、作為主管,我應該怎麼管理部門的信息安全呢?   A.各部門主管首先需要以身作則,帶頭遵守公司各項信息安全規定;   B.要在部門的各種場合向部門強調和灌輸信息安全保密意識;   C.在本部門指定專門的人員負責信息安全工作;   D.在部門內持續不斷的進行信息安全宣傳、檢查;   E.對本部門人員的違規行為應嚴肅對待,不姑息,不袒護。   3、我部門有一名員工違反了信息安全規定,作為主管,我應該怎麼做?   作為主管,應該配合信息安全部、幹部部的調查處理,提出處罰建議。對犯錯誤的員工進行積極的幫助和教育,督促其加強相應安全規範的學習,提高其安全意識,以避免其重複犯錯誤。   4、作為主管,我也是該部門信息的所有人。信息所有人對信息資產負有哪些責任呢?   信息所有人的職責有:   A.進行信息分類;   B.進行密級劃分;   C.根據密級劃分明確控制措施;   D.對所擁有的信息或信息系統進行授權;   E.決定信息使用時的相關準許業務原則。 5、作為信息資產所有人,我應根據哪些因素劃分信息資產密級?   主要應根據公司保密相關規定、信息價值、泄密後可能的影響、信息的發放範圍等對信息的密級進行劃分。   6、信息所有人對信息進行授權的原則是什麼? 應根據工作相關性原則、最小授權原則進行授權,確保只授權給那些工作必需的員工。   7、各級主管應負責本部門哪些與信息安全相關的活動?   各級主管應負責本部門所有與信息安全相關的活動。具體有:確定各個資產、各個系統的管理員,使該管理員對該資產、系統的安全負責;在本部門內對員工進行培訓、教育和宣傳,使本部門每個員工都遵守公司的信息安全策略、標準和管理規定,報告信息安全隱患、漏洞或事故,樹立主動保護公司信息資產的意識。

 

 

 

 

 

文章來源取自於:

 

 

每日頭條 https://kknews.cc/career/zr486nq.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765493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中寮睡眠品質變差改善中醫診所仁愛鄉情緒緊張中醫推薦二林口內疼痛治療有效中醫診所信義鄉便秘或腹瀉治療有效中醫診所
大葉大學附近推薦強迫症看什麼科 員林常常心悸看什麼科 治療有成效的草屯中醫診所,失眠睡不著改善很多中寮瞳孔擴張或收縮中醫推薦 田尾記憶力減退看什麼科 網友都推薦到這間員林中醫診所,失眠睡不著改善很多彰化肌肉緊繃看什麼科 秀水憂鬱治療有效中醫診所 大家都推薦這間南投中醫診所,失眠睡不著改善很多魚池鄉睡不著看什麼科 竹山鎮肌肉緊繃看什麼科 大家都推薦這間南投中醫診所,失眠睡不著改善很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ip02vx15s 的頭像
    cip02vx15s

    盧怡婷的部落格

    cip02vx15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